馒头,作为中国传统主食之一,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相传由诸葛亮发明,最初称为“蛮头”,后演变为“馒头”。
西晋束皙《饼赋》记载"于时享宴,则曼头宜设",说明当时馒头已成为贵族餐桌上的美食。西晋贵族何曾生活奢侈,"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",只吃面上开裂成十字的"开花馒头"。后赵皇帝石虎"好食蒸饼,常以干枣、胡桃瓤为心蒸之",开创了有馅馒头的先河。
唐宋时期:馒头制作技艺趋于成熟,种类日益丰富。唐代韦巨源《烧尾宴食单》记载了"婆罗门轻高面",可能是受印度影响的发酵面食。宋代馒头发展达到高峰,《东京梦华录》和《梦粱录》记载了汴梁与临安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馒头品种,如四色馒头、羊肉馒头、太学馒头、蟹肉馒头等。宋代还出现了著名的"太学馒头",因宋仁宗喜爱而名扬天下,成为开封"一品包子"的前身。
元明清时期:馒头在北方普及为主食,并发生"有馅"与"无馅"的分化。元代《饮膳正要》记载的馒头仍有馅料,如以"鹿奶膀、羊尾子、生姜、陈皮"为馅。到清代,《清稗类钞》已明确区分:"馒头……无馅,食时肴佐之",而"南方之所谓馒头者……实为包子"。这种南北命名差异一直延续至今。
而现在馒头不仅是北方餐桌上的常客,也在全国各地衍生出不同风味,如山东戗面馒头、南方奶香馒头、老面馒头等。
然而,许多人在家蒸馒头时,常常遇到馒头不够蓬松、表皮发黄、凉后变硬等问题。其实,关键在于和面时的配料。除了酵母,老面点师傅还会加入“2白”让馒头更加雪白暄软,久放不硬。
那么“2白”指的是什么呢?又为什么可以让馒头更加好吃呢?
要想知道这些,我们先要清楚馒头的制作原理,馒头制作除了最基础的面粉,最重要的就是酵母粉了。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,在和面时,它会分解面粉中的糖分,产生二氧化碳(CO₂)和酒精。这些气体被面筋网络包裹,使面团膨胀,形成蜂窝状结构,从而使馒头蓬松柔软。
而制作过程中加入的“二白”其实就是白糖和猪油。
1. 白糖:不只是增甜,更是发酵加速器
促进酵母繁殖:白糖是酵母的“食物”,能加快发酵速度,缩短醒发时间。
改善色泽:糖在高温下发生美拉德反应,使馒头表皮呈现诱人的金黄色。
增加甜味:少量糖(5-10克)不会让馒头过甜,但能提升整体风味。
2. 猪油:让馒头柔软不硬的秘密
锁住水分:猪油的油脂能在淀粉颗粒表面形成保护膜,延缓水分流失,防止馒头变干硬。
增强光泽:猪油使馒头表皮更光滑亮白,口感更润。
提升香气:猪油自带脂香,让馒头味道更浓郁(若无猪油,可用无味植物油替代,但效果稍逊)。
馒头的制作工艺
中筋面粉 500 克:中筋面粉蛋白质含量适中,筋性和延展性平衡,既能赋予馒头嚼劲,又能保证松软口感,是馒头制作的 “黄金选择”。
温水 250 毫升(30 - 35℃):水温是激活酵母的关键,过高会烫死酵母,过低则无法唤醒其活性。用手感受,水温应与温暖的洗澡水相近,微微发热。
酵母 5 克或老面 100 克:酵母是发酵的核心动力;若使用老面,需提前从冰箱取出回温,老面独特的发酵风味能为馒头增添别样韵味。
白糖 10 克:白糖不仅能为馒头增添甜味,更是酵母的 “能量源”,可加速发酵进程,让面团发酵得更充分。
猪油 15 克:猪油能赋予馒头油亮光泽,延缓变硬速度,延长保鲜期。固态猪油需提前软化,便于与面团充分融合。
将 5 克酵母和 10 克白糖倒入 250 毫升温水中,轻轻搅拌至完全溶解,静置 5 分钟。这一过程如同唤醒沉睡的小精灵,白糖作为 “早餐”,能快速激发酵母活力。若水面浮起丰富泡沫,说明酵母活性良好;若毫无反应,则需检查酵母是否失效或水温是否合适,重新准备酵母水。
将 500 克中筋面粉倒入大盆,缓慢倒入激活好的酵母水,边倒边用筷子搅拌,使面粉呈大片絮状,初步吸收水分。加入软化的猪油,开始手工揉面。初期面团可能粗糙粘手,别气馁!采用 “折叠揉” 手法,反复折叠、按压,持续 10 - 15 分钟,直至面团光滑柔软、不粘手。
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或保鲜膜,置于 25 - 30℃的温暖环境中。约 1 小时后,面团将膨胀至原来的 2 倍大。判断发酵完成的方法很简单:手指蘸面粉在面团顶部戳洞,若洞口不回缩、不塌陷,就说明发酵到位。
发酵好的面团内部布满蜂窝状气孔,充满二氧化碳气体。将面团移至撒有干粉的案板上,用力揉搓 5 - 10 分钟,排出气体,使馒头内部组织更加细腻紧实。揉面时注意力度均匀,避免面团受力不均。
将排气后的面团搓成长条,尽量保持粗细一致,用刀切成每个约 50 - 60 克的剂子。取一个剂子,用手掌根部反复揉圆,捏紧底部收口并朝下放置在蒸笼纸上。每个馒头间预留 2 - 3 厘米间距,防止蒸制时粘连。
将整形好的馒头生坯放入未开火的蒸锅中,盖上盖子静置 20 - 30 分钟。二次醒发能让馒头生坯再次膨胀,为蒸制后的蓬松口感奠定基础。醒发完成后,馒头生坯体积将增大 1.5 倍左右,轻按表面会缓慢回弹。
冷水入锅可使馒头在加热过程中逐步受热,有充足时间继续膨胀。大火烧开后转中火,蒸制 15 分钟。蒸好后先别急着开盖!关火焖 3 分钟,让馒头内部蒸汽充分散发,避免因遇冷收缩塌陷。3 分钟后,小心揭开锅盖,热气腾腾、松软香甜的手工馒头便新鲜出炉!
蒸馒头看似简单,实则蕴含科学原理。通过合理配比酵母、白糖和猪油,控制发酵和蒸制过程,就能做出又白又香、凉了也不硬的好馒头。
下次蒸馒头时,不妨试试这“2白”秘诀,让你的馒头口感更上一层楼!